專家文章 2022-06-02 用影片強化孩子英語力 有時候我們在陪孩子看影片,大人不知道要做什麼增加參與感。如果你跟我一樣是上班族媽媽,陪孩子的時間有限,那麼可以利用跟孩子在一起的時間,提升互動品質。
專家文章 2022-05-27 孩子幾歲看影片,學習比較有效果 這個年代,看影片吸收資訊已經是習以為常的事,以前大家會在固定時間看電視劇、新聞,現在想什麼時候看就什麼時候看,不用擔心錯過,還可以不斷重播。既然影片已經成為重要的學習媒介,我們就可以好好利用它,那麼不同年紀的孩子該如何從影片學習呢?
專家文章 2022-04-08 幼兒透過看影片學習要注意的事 我是Sandra 老師,也是一對雙胞胎女兒的母親,因為工作關係我有兩個腦袋,一個是教育腦,一個是商業管理腦。我想透過角色扮演的方式,邀請爸爸媽媽一起來碎念教養的經驗,也想以教育者的角度,
育兒教養, 專家文章 2022-02-16 聽莫札特音樂會讓嬰兒變得更聰明? 有句話說學音樂的孩子不會變壞,聽古典音樂會讓嬰兒變得更聰明嗎?您是否聽過莫札特效應?嬰兒對聲音的反應會因為音高和速度而不同,當照顧者和嬰兒溝通時,嬰兒對於速度比較慢、和緩音調的父母語或音樂比較有反應。研究顯示,如果在嬰兒時期用聲音加上影像來刺激溝通,與單獨只用聲音和孩子溝通相比,前者比較有效也比較能吸引嬰兒注意力。
專家文章 2022-01-25 父母們寒暑假「生存指南」 長假閱讀計畫篇 在一年當中,父母親感到最焦慮的時期就屬寒暑假了。美國曾經針對孩子暑假後開學的「學習力」做過調查,發現如果孩子在假期時沒有持續學習,學習力在開學後反而會下降
專家文章 2022-01-20 父母們寒暑假「生存指南」 讓孩子設計假期的每一天 孩子是如何看待寒暑假呢?一定是開心大喊Oh yeah!不用上學耶!或是不用早起可以晚睡嘍!一到假期所有上學時養成的作息全部變個樣。有些家長乾脆讓孩子放鬆,隨便孩子做想做的事情;有些家長則會把孩子的假期裝滿不同「營隊」;有些家長則持續把孩子送安親班,有很多不同的方式,可以依據孩子的特質和時間規劃。
專家文章 2021-12-30 如何選擇親子共讀的書籍 根據研究,媽媽比較喜歡用紙本書與孩子共讀,書籍內容的選擇分故事性(fiction) 與知識性 (non-fiction);用數位載具時,因為有觸控的功能,所以大部分的父母會使用帶著孩子學發音、字母的書寫,各有好處。親子共讀故事性的書籍時,可以訓練孩子的思考邏輯,聽聽他們的看法,孩子需要一定的語言程度。孩子因為想聽故事,比較不會打斷故事的進行;如果選擇知識性內容的書籍,因為孩子會問問題、討論內容,通常親子互動的頻率會比較高,孩子的參與度也比較高。
育兒教養, 專家文章 2021-12-07 父親參與教養好處多多 最近我幫某個親子雜誌演講,演講內容提到全球父母陪伴孩子的時間其實是增加的,不同國家的爸媽陪伴孩子學習所花費的時間也不太一樣。儘管現在科技很發達,數位載具佔滿我們的生活,家庭結構很不一樣的現在,根據World Economic Forum世界經濟論壇的統計,許多國家在過去50年來,父母花在幼兒教養的時間變多,在美國的孩子更發現,他們的爸爸媽媽每周會多花4.3個小時來陪伴他們,在台灣的爸爸媽媽,每天會花多少時間陪伴孩子呢?
育兒教養, 專家文章 2021-11-30 獨特的父母語parentese和語言教養 我們常說身教言教很重要,父母獨特的「父母語」對孩子語言發展是有影響的,父母如果能同時陪伴、參與幼兒教養,對他們有很大的好處,如果想在家營造一個美語學習環境,該如何做親子互動呢?
專家文章 2021-11-23 啟動孩子持續學習的原動力~成就感 不管在教育、教養,甚至在職場,我們都會談到成就感。在課堂,成就感是啟動孩子持續學習的原動力;在家庭,成就感是培養孩子正向態度的基礎;所謂的成就感是對自我的肯定、是一種接受、一種心裡滿足的感覺,也就是「自尊心」的建立。有了一連串的感受,也就有「動力」持續下去。
專家文章 2021-11-16 WFH 在家工作 & LFH 在家學習 在自主封城的前段日子裡,WFH 在家工作 & LFH 在家學習成為網路上熱門關鍵字。根據維基百科從2020年4月開始,全球有超過一半的人口在家不出門,孩子改為居家學習,很多學者或研究機構針對這段時間蒐集資料,分析孩子居家學習的狀況和影響,同時也調查在家上班及全職父母親的擔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