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首屈一指的兒童文學史學家與專業書評家Leonard S. Marcus先生,曾在演講中談到,繪本是創作者用最精簡的語言將他們人生淬鍊出來的想法與故事和兒童產生互動,一本好繪本中的文字就像是在吹口哨,有某種神奇的節奏韻律在其中,能自然而然地引領讀者們進入故事情境當中,他就曾經試過對著不會法文的小小孩朗讀法文繪本,雖然他們不懂其中的任何一個字,卻愛上每一個音節。
再者,繪本之所以受到小孩子的喜愛, 就是因為繪本符合孩子的思維特點, 幼兒的思維是一種具體形象性的思維, 而繪本以畫為主,借助豐富的圖畫使孩子們在閱讀文字時覺得更為簡單, 通過直觀化的繪本內容, 孩子吸收、轉化著各種觀點, 無形中便培養出精湛的語文閱讀能力, 并促使他們積極地向純文字閱讀過渡。 多讀繪本, 可以解讀的詞匯, 熟悉的語句結構, 將主題巧妙涵蓋進去, 匯聚成結構完整、內容豐富的故事。 雖然繪本看似圖片多, 文字少, 但是繪本包含的內在也是無可挑剔的,以畫傳達故事情節, 比一般純文本更能激發孩子的興趣, 也更符合兒童早期閱讀的特點和習慣,更能讓孩子感受到閱讀的樂趣。
另外,也因為近年來少子化現象,幼兒與同儕互動的機會減少,但在學前階段,其實是幼兒建立友誼觀念的重要時期,這個時候的孩子,其實會非常在意朋友的看法,但同時也缺乏溝通與互動的能力。然而,繪本中往往會有許多提及友誼關係的情節,這對幼兒的人際關係有相當的提示作用,有些經驗是由實際生活中可以獲得,有些則經由聽到或看見的事物學習而來,這種經驗就是「替代經驗」,而繪本正可提供幼兒對人際互動的替代經驗,進而建立、學習與同伴之間互動的方式。
Leonard S. Marcus曾經說過,「沒有人能知道或是正確預測繪本中的哪一個細節、哪一個部分,對孩子會產生影響,觸動到了孩子的心靈,讓他將來的某天發光發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