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Sandra 老師,也是一對雙胞胎女兒的母親,因為工作關係我有兩個腦袋,一個是教育腦,一個是商業管理腦。我想透過角色扮演的方式,邀請爸爸媽媽一起來碎念教養的經驗,也想以教育者的角度,提供家長專業又實用的語言學習知識。-Sandra 老師語言學習教養碎碎唸頻道
2020年對全球而言是特別的一年,COVID19的疫情不分國界、國籍在全球擴散,人們的生活大受影響,量體溫、戴口罩、保持社交距離變成生活日常,只要有因群聚感染擴散,大家就開始自主居家管理,減少出門,減少與人面對面的接觸。國際間一直都有針對這種大規模的疫情對人們影響的研究,有疫情的期間,人們在社交上被孤立隔絕,這情況對兒童產生身體健康、情緒和學習上的影響,也有可能發展出社交問題、失眠、壓力、甚至有「廣場恐懼症」,也就是在封城之後害怕到開放空間。
前段日子台灣進入自主封城狀態,孩子有好幾個月在家學習不用進學校,家長也在家上班,生活作息受到改變,我和工作上的夥伴Cherry聊到台灣半封城狀態,對生活以及孩子學習有哪些正面和負面的影響。家有五歲男孩的她在疫情前剛好轉職為居家工作者,那時孩子在念幼兒園中班。她說那段孩子停課不停學時間,生活有許多重大的轉變。這些轉變主要來自於家庭生活作息、節奏、各自的工作、學習、以及三餐習慣的變化。
Cherry說疫情開始後她和先生就 work from home,小孩也待在家沒有出門。由於孩子是獨生子,陪玩陪學的任務就在大人身上,他們也沒有讓孩子接觸太多3C用品。夫妻倆除了要和孩子互動,還要擔心自己工作狀況,這段時間是個挑戰也必須互相調整,盡量讓大人、孩子的作息穩定,減緩大人焦慮感。突然來襲的疫情,讓全世界的父母都要立即做出生活的取捨以及安排。孩子一開始會覺得很興奮,覺得可以不用去上學!但到後來開始想念學校、老師、同學,以及想念外出曬太陽、看風景的美好時光。
有個人空間和距離對大家在溝通上是好事,但因為這段時間很特別,心態上就必須要調整。台灣半封城的時間相較國外並沒有很長,Cherry感恩的說過去家人都有各自要進行的事情,在家的時間也不長,以前出門上班,晚上六點把孩子接回家、九點上床睡覺,每天只有三個小時陪伴,半封城反而讓家人間更加了解彼此;但也因為全家處在同一個都市的水泥建築裡,活動空間有限也重疊,有時候會因為某些小事生氣,或因為有工作要完成而焦急,家人間語氣就會變得不耐煩。現在小孩生得少,家人會更呵護,孩子更必須要學習配合和尊重,這也是現代家庭的課題。
在自主封城期間,每間學校方式也不同,有些年紀比較小的孩子,學校不會安排線上課程或是時間比較短,如果是家裡有在學的孩子,爸爸媽媽一定也擔心孩子的學習該怎麼辦?Cherry是個有計畫的媽媽,她很清楚學習無所不在,她會跟孩子說明學習目標,陪伴孩子一起完成每天的進度。她說學齡前孩子因為年紀小,父母怎樣安排就會怎樣配合,像她通常會在前一天或是當天一早告訴孩子今天的任務,讓孩子依照自己的節奏完成,因為有目標,孩子完成後會很開心。每天完成一點點養成習慣,滴水穿石,習慣養成最難得可貴的,也是家長能給予孩子人生中珍貴的禮物。
停課不停學:Elliott 一天的生活學習表
早上 | 下午 | 晚上 |
自己刷牙/換衣服 | 吃午餐 / 收拾 | 一起準備晚餐,增加參與感 |
玩玩具時間 | 玩玩具時間 | 晚餐 / 看新聞了解疫情 |
吃早餐 / 收拾 | 午睡1-2小時 | 收拾餐桌整理環境 |
學習課程(記憶性質類) | 全家大肢體運動時間 | 讀繪本故事 / 親子共讀 |
藝術手作(繪本延伸的手作,或跟節慶有關) | 學習課程(自然科學類) | 洗澡 / 就寢 |
這段時間許多事情慢了下來,有些事甚至停頓,與孩子相處的時間變長。為了讓孩子的學習持續,家長變成全職的玩伴,也當起了老師。Cherry分享在家如何帶孩子過一天,其實就是邀孩子一起在家過生活的日常之外,也搭配學科相關的活動或手作任務;雖然孩子已經從迪士尼美語世界畢業,但每天還是安排CAP(親子學習計畫)活動以及練習美語單字,在家自學的美語課程;更不忘家人一起動一動。這段時間或許特別,但是規律性的活動還是要持續。我們的生活型態已經進入下個階段,與人的距離變更近,也變更遠,我們該好好利用這段時間與孩子們一起學習,重新學習,甚至改掉或放棄一些事情。
這段半自主封城居家的教養壓力是不是有升高呢?Cherry說這段時間對孩子來說,主要就是看到父母在家如何工作,她也會跟孩子解釋為何父母一定要工作,讓孩子了解現在學習是為了自己,也為未來貢獻價值。教養上的影響主要來自主要照顧者的堅持度,因為都宅在家,同時應付所有人的三餐、居家環境整潔、陪伴與學習、以及工作,會失去很多自我的空間,有時往往會不小心放棄了某些在教養上的堅持,導致生活更加錯亂。Cherry建議可以正向教養,保持對教養的堅持,但讓時間再寬鬆一點、多一點彈性,給自己和孩子更多空間,會發現溝通及情緒更有良性的來往。
一份調查顯示,截至2020年4月份為止全球大約有十五億的學生面臨停學,其中有五千五百萬的學生在美國,美國針對當時上幼稚園在9月要上小一的孩子在閱讀能力上調查,一般在暑假,孩子會參加一些課程持續學習,不過因為封城的關係,發現2020年9月開學後,孩子的識讀能力比以往的小學一年級生差,但研究也發現,如果在封城期間每天一起親子共讀,可以預防大致31% 識讀能力的流失,也就是說,陪讀和共讀的頻率越高,孩子開學之後的識讀能力流失也會比較低。
在商業管理上,我們常說危機就是轉機,這段期間我們因為疫情的危機,同時我們發現也是與家人檢視相處的好時機,是孩子發展自主學習的好機會。我個人的體悟是,生活可以很簡單,一切回歸基本的需求,每天吃得健康,身心靈滿足,那就是美好的一天。Stay safe and stay healthy.
參考資料
- Bao, X., Qu, H., Zhang, R., & Hogan, T. P. (2020). Modeling Reading Ability Gain in Kindergarten Children during COVID-19 School Closures.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Environmental Research and Public Health, 17(17), 6371. https://doi.org/10.31235/osf.io/nbv79
- Cachón-Zagalaz, J., Sánchez-Zafra, M., Sanabrias-Moreno, D., González-Valero, G., Lara-Sánchez, A. J., & Zagalaz-Sánchez, M. L. (2020). Systematic review of the literature about the effects of the COVID-19 pandemic on the lives of school children. Frontiers in Psychology, 11. https://dx.doi.org/10.3389%2Ffpsyg.2020.569348
這篇文章出自Sandra 老師語言學習教養碎碎唸頻道,由雙語寶寶網站團隊製作。歡迎您訂閱我們為幼兒雙語學習特製的podcast頻道,吸收更多雙語教學知識,讓我們一起學習,陪孩子快樂成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