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讓寶寶在自然而然的情境下快樂學美語呢?今天分享幾個小技巧給大家:
一、發音方式提早熟悉更有效
不論學習什麼技能,只要有心想學、何時開始都能學好,例如以學習美語來說,無論哪個年紀開始想學,只要用心用對方法,都能學得好,但唯一的差別在於,人類的發音系統大約在12歲之後會逐漸成熟,並且會發展出固定的口音,因此,如果希望孩子日後說英文能夠儘量沒有口音或腔調的話,可以從小就開始,讓寶寶多聆聽、多熟悉各種英文的發音,例如:由爸比媽咪親自唸英文繪本、或是重複撥放繪本所附的CD或有聲書等,都是不錯的方法。
二、善用輔助工具
現在面上有許多專門為寶寶設計的英語繪本或素材,並且常搭配著聲音檔或影片檔,就算是家長的英文程度有限,都能輕易的與孩子共學,透過視覺閱讀認識單字的組成、透過聲音了解發音的方式,或透過動畫的呈現來了解使用的情境等,只需每天短短的20~30分鐘,與孩子在愉快的氣氛下共同觀賞或聆聽,都能達成彼此自然快樂學習的良好效果。
三、運用母語學習法來學美語
時常會有爸比媽咪提出疑問,當大人在跟寶寶說英文故事或陪看英文繪本的時候,如果寶寶聽不懂怎麼辦?其實這個時候爸媽可以不必太緊張,用最自然的方式來學習語言就好了!就像我們小時候在看中文故事書一樣,也會有遇到看不懂的字詞,但這時候,我們不會去翻字典,而是會看看前後頁、或是故事書上的圖片,大概都能猜到意思,而繼續很開心地把這本故事書繼續讀完。所以,「猜」是語言學習中很重要的一個過程,學習美語也是這樣,透過繪本中生動活潑的圖片,小寶寶可以試著去猜測意思,並且這樣的一個過程,還能加強孩子在學習這個字彙或句子的印象。
四、依照孩子的學習喜好調整
每個孩子有不同的先天氣質,連學習方式也各不相同,建議爸爸媽媽可以多觀察寶寶的喜好,辨識出孩子是屬於哪種類型的學習者,並投其所好以幫助他對所學有深刻印象,例如:如果孩子對一頁一頁翻閱繪本總是沒有耐心,對於以動畫描述故事情節反而印象深刻,那麼這孩子可能就屬於視覺型的學習者;而若寶寶對聲音很敏銳,也許就屬於聽覺型的學習者,這時若想要引導孩子進行英文繪本閱讀,前者需要尋找插畫清楚並吸引孩子的繪本,後者則可以讓寶寶先聽過一遍CD的朗讀,再回到紙本的故事情節中。
五、陪伴的重要性
就像中文的學習,寶寶的整個學習過程中,都少不了家長的互動與參與,平常生活中的親子互動,都是讓寶寶語言發展有進步的關鍵;因此,幼兒外語的學習過程中,家長的陪伴與參與也具有重要意義,無論是共讀、鼓勵寶寶熟悉後朗讀或只是重複尾音,又或者當寶寶再大一些時,與孩子共學後討論故事情節,或以問句引導思考及表達,都能讓這個學習過程饒富趣味且印象深刻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