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Sandra 老師,也是一對雙胞胎女兒的母親,因為工作關係我有兩個腦袋,一個是教育腦,一個是商業管理腦。我想透過角色扮演的方式,邀請爸爸媽媽一起來碎念教養的經驗,也想以教育者的角度,提供家長專業又實用的語言學習知識。-Sandra 老師語言學習教養碎碎唸頻道
Jeanette是馬來西亞華僑,畢業於新加坡的大學,之後在當地擔任中文老師,嫁到台灣後,目前育有一個五歲的兒子和四歲的女兒,她常跟我分享兒女的成長影片。Jeanette小時候住在多種族以及多語言發展的馬來西亞,英文是共同語言、她在家用母語-中文和家人溝通、馬來語是馬來西亞國家的語言,所以在學校要學馬來語。Jeanette擁有一個多語言的背景,教學專業是中文,在新加坡英文又是官方語言,現在住在台灣,我想她對孩子語言發展與學習一定特別重視。
如何從玩中學英文?
我問Jeanette如何透過玩讓孩子接觸美語?她說一開始就計畫孩子出生後要中英文並行,於是上網了解台灣家庭如何用有效的方法教養小孩,後來買了一套美語產品每天陪孩子聽和玩,因為孩子還小,透過玩可以激發孩子表達的意願,所以她帶著孩子玩球或利用手邊可以使用的玩具。不過家中長輩對於一直放英文給孩子聽有點擔心,擔心孩子只會講英文聽不懂中文,而且孩子剛開始講話時也只講英文單字,例如只會講ball不會說球,但是就她語言專業來說,她了解ball這個發音對孩子其實比較容易。
我自己也有雙胞胎孩子,女兒曾跟我說小孩的人生就是玩,她當時是在為自己玩很久做辯解。不過當我想起教育理論提到的,「玩」在孩子心智成長方面占很重要的角色。我們不用幫孩子定義如何玩,也不用幫孩子決定如何玩,這當中和孩子的個性也有關係,若孩子自己很愛玩,父母就會跟著一起玩,若孩子很安靜坐在那邊,即使只是摸一個玩具,對她來說也是在玩。孩子在玩的過程中自然就會帶入語言學習,語言發展或學習歷程就不會像傳統的方式需要特別獨立出來,孩子會覺得用英文在玩是很自然的一件事。
給嬰幼兒感官刺激奠定學習基礎
在幼兒發展研究中,關於嬰兒到幼兒適合玩的一些活動,有篇文獻特別介紹玩球、杯子和堆積木的遊戲,我對finger puppets(指偶)很有興趣,因為這是親子遊戲中拿來做角色扮演的好工具。在教養雙胞胎時我會準備手指偶這類玩具,若是人物樣子的可以拿來講故事,玩扮演遊戲;還有一種是針對年紀很小的,單一樣式的,例如產品中有毛毛蟲樣子、蜜蜂等。因為Jeanette曾當過老師,她會用輔助工具幫助孩子學習,也會透過玩讓孩子接觸英文。她說當孩子年紀還小時,身體還不太會動但眼睛會跟著轉動,移動指偶往左眼睛就跟著往左,她會利用這類玩具,幫助孩子集中注意力以及眼睛對焦,或是藉由玩具的移動,訓練眼球轉動;之後再大一點就玩躲貓貓的遊戲,把玩具藏起來讓孩子去尋找。以這種玩具來說,照顧者可以用來激發孩子身體的觸覺,可以用指偶點發孩子身體,例如像指偶有不同材質,觸碰感覺也不一樣,所以父母可以在孩子還小時,利用finger puppets進行感官的刺激與啟發。
Jeanette說後來孩子對於玩球、堆杯子和積木的遊戲很有興趣,這遊戲不受性別影響男女生都喜歡。一開始玩球是想讓孩子多活動,從滾球、丟球、踢球,一直到延伸各種玩法,兩兄妹會互相丟接,屬於大肢體動作;她也分享她買的美語產品中有會發出響聲的積木,常常搖一搖敲一敲孩子的注意力就被吸引,而兩兄妹也會因為積木搶來搶去,得先約定好哪個積木是誰的,學會分享以及輪流玩。
家中用雙語會不會影響語言發展?
我問Jeanette住在台灣這個中文強勢的環境,教育孩子時會有什麼樣的堅持?我也想了解在孩子學習語言過程中,Jeanette透過「玩」讓孩子接觸英文,對於中文是怎麼拿捏的?Jeanette說道「我曾經用過兩種方式,第一是跟孩子完全講英文,其他家人講中文,但這樣還是有困難;不過因為我是全職媽媽,當我和孩子一起時就對孩子講英文,等到爸爸下班或和其他家人在一起就改講中文,孩子也很機靈,知道看人看地方切換語言。他們現在年紀比較大一點,當看書或卡通時會用英文溝通,當轉過頭要和爸爸或阿嬤講話時,會切換成中文。」其實很多爸媽對雙語學習會有點擔心,或曾經看過研究說這樣會影響孩子語言發展,但事實上,孩子會用轉頻的方式溝通,這是在語言發展過程中很自然的現象。
透過觀察尋找最適合孩子的教育方式
因為從小的培養,Jeanette的兒子對於語言比較有興趣,而在認字上,因為英文可以找出規律拼出來,所以英文閱讀相對快一點。Jeanette說兒子的足球課老師是日本人,會用日文教孩子足球,孩子自然就會記憶日文;在上共學班時有個媽媽會講西班牙文,因為曾經聽過,小朋友覺得有趣回家就想聽西班牙兒歌,有機會接觸不同語言,孩子覺得很好奇、覺得好玩就會學起來。語言需要時間累積,從認識單字到會講句子,甚至是日常生活溝通都是需要時間,語言需要Output,如果沒有管道Output,會很容易忘記,現在取得語言的管道和資源很多,也都有很多專家給予建議,家長可以根據需求找尋答案,但前提是要觀察自己的孩子。每個孩子都是不同的個體,透過觀察才能知道要用怎樣的方法選擇教育的方式。
孩子一出生就是天生玩家,也是語言天才,我們了解之後,如果可以陪伴孩子,在適當時機玩適當的遊戲,並利用遊戲來刺激孩子的心智發展,這過程可以用英文當媒介,不但兼顧孩子的心智發展,也同時接觸了中文和英文,語言學習之路很長,是需要等待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