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沒有看過很“文靜”、“看起來很溫順”的小嬰兒呢?其實這樣的寶寶,已經反映出一些個性上的「消沈」了…與人隔離、安靜、對周遭環境沒有興趣探索等以上這些狀況,對父母而言可能會覺得「十分方便」,覺得「寶寶很好帶」,但這對嬰兒來說卻是一個不好的現象。現今忙於打拼經濟的時代,有許多原因容易導致嬰兒感到沮喪,例如由托嬰中心或褓姆代為照顧,嬰兒被迫與陌生人相處。那有沒有什麼方法,是可以養成開心、樂觀的『天使寶寶』呢?其實只要注意到3R原則,就可以讓寶寶不消沉喲!
一、認同(Recognition)
每個人都渴望被讚賞與認同,嬰兒也不例如。讚賞與認同是一種特殊方式,它使人可以「肯定、接納、同理、欣賞、看見…」他人,這些是母嬰互動中常見的「情感調和與互動、相互影響、情感分享」等。若年幼的孩子沒有得到讚賞與認同的經驗,它可能會造成嬰兒一生的傷害。
二、共鳴(Resonance)
身為人類,我們每個人都需要與別人產生情感共鳴,若是沒有,我們將會變得很孤獨甚至易怒,就像囚犯被單獨監禁一樣。與較年幼的嬰兒共鳴方式就是安靜的陪伴、安穩的情緒、情感連結、眼神接觸以及彼此互動等。 而與年齡較大的嬰兒和兒童的共鳴方式,則是以非批判性與非價值判斷的方式與小孩互動,這意味著與孩子的身體能量或生命力產生共鳴,無論是主動一起玩還是純粹安靜的身體擁抱。
三、尊重(Respect)
想像一下,若花園裡有一棵珍貴的植物,你會踩踏嗎?嬰兒的需求被忽視時,就像是在踩踏他們。嬰兒都渴望得到大人的尊重,尊重意味著快速及和善地滿足他們的需求。 有些父母會刻意忽視嬰兒以藉此懲罰他們,甚至因為寶寶哭泣而加以打罵,但嬰兒的哭泣是一種不舒服和痛苦的信號,他們只會用哭泣表示。父母應該要多觀察寶寶的臉部表情與肢體動作,有不適的徵兆出現時,即可適時安慰寶寶,不用等到他們哭泣。立即回應滿足寶寶的需要十分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