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信很多人都有這樣的成長經驗,從小開始就被爸爸媽媽送去補習班,學珠算、學鋼琴、學音樂、學美語、學舞蹈…等等,好像愈多才多藝愈好,就怕我們被別的孩子比下去;每個做父母的,無不希望兒女青出於藍勝於藍,望子成龍、望女成鳳的心態是亙古不變的普遍現象,有誰不期望自己的孩子擁有十八般武藝?
一間網路時事調查公司最近針對網路文字調查,統計台灣家長最想讓孩子學的才藝,發現最常學的才藝前3名分別是「英文(美語)」、「電腦」跟「鋼琴」,而「珠心算」、「畫畫」及各種樂器也都榜上有名。
「最想讓小孩學的10大才藝」:
「學英文」登上榜首,在父母眼裡是重中之重,隨著外語能力逐漸成為影響「競爭力」的關鍵因素之一,從小就讓孩子學英文自然是期望孩子贏在起跑點。比台灣略大一點的瑞士有4種官方語言,瑞士人因此有「多舌鳥」之稱,但瑞士的小孩有時間玩耍、歡度童年,只需善用周遭環境,不用刻意補習,就能輕鬆自如講至少2種語言。父母可以協助孩子在幼兒階段便開始循序漸進地學英文,只是爸爸媽媽該怎麼著手?一點都不難喔!快來看看有那些秘訣!
1、生動故事教學
生動活潑,內容豐富和趣味性的故事情節對學齡前幼兒極具吸引力。在故事中貫穿英語內容可以使孩子的注意力集中,使幼兒在和諧氣氛中增進學習意識,提高學習興趣。
2、玩遊戲學英文
曾經有一位教育家說過這樣一句話:「小孩子生來是好動的,是以遊戲為生命的。」的確,遊戲是幼兒最喜歡的形式之一。玩是孩子的天性,符合幼兒天性好動的特點,自然引導小朋友進入學習世界。
3、情景互動學習
情境要生活化,讓幼兒在特定的情境中,理解每一句英語的含義。父母可以使用與當前情景直接相關的英語,並輔以大量的動作和表情,在互動中更能激發孩子積極的學習。例如:模擬按門鈴、拜訪朋友的情境,然後再讓幼兒開門、與朋友互動的遊戲。
幼兒學英語,家長扮演十分重要的角色。如果爸爸媽媽對孩子的學習極為關注,並為孩子打造活潑有趣的美語學習環境,對孩子的學習絕對大有幫助。不過家長也不要給孩子太大的壓力,國立台北教育大學兒童英語教育學系助理教授陳湄涵曾表示,幼兒英語的目的是先培養英文的耳朵,而不是執著於成效。爸爸媽媽應該將重點放在孩子對於學英文的「興趣」,有了興趣,小朋友自然會更主動積極;「寓教於樂」是教育的最高境界,對大人如此,對小朋友也是如此。